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要成为四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不仅需要学校的培养教育,而且需要家庭的关心、社会的爱护。就是说,应该形成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在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假设我们在实验方案中提出:重参与,多激励,缓梯度,常复现,分类导,勤检测,全方位,促合格”的二十四字方针,它包含了以下几种教育思想和原则:(1)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思想(重参与);教育是整体协调作战的思想(全方位):(2)评价激励性的原则(多激励);(3)循序渐进的原则(缓梯度):(4)反复性的原则(常复现):(5)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类导):(6)巩固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背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质量不高,学生素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工作重点过多地放在应试升学上,忽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2、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重视不够,指导不力。3、不少教师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尽管投入的工作量很大,教学效果却不理想。4、大教学班,学生人数过多,水平差距较大。教师对水平高的学生难以提出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4.
一、课题界说及研究背景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考查,除了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同样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大面积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不应只重视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开发,还应重视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抱负水平和自我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自燕国材教授一九八三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非智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