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假说或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实践中,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一个新的假设,便使研究工作峰回路转,出现一线新的曙光,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科学史上很多事实都可说明,假说或猜想,这一重要思想方法,促进科学创新或理论发展.如1914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后来经实验证实,使化学创立了“原子、分子论”,而得到迅速发展;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教学、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分析中等英语专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改造措施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物理的解题方法很多,假设法解题往往会起到化难为易并且省时的作用.下面略举两例来分析假设的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看考试成绩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实际大样本为例,通过频数、方差、算术平均数、偏态和峰态量数、信度与效度的相关系数等的量化分析,对一次考试的成绩和试卷进行了定量描述,从具体的量数中得出结论:考试成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所产生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年代,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有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育都从各自的理解和经验自觉或不自学地套用某一理论模式。然而,任何理论模式都不可能是终极的、完美的,都需要语言教育对其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验证并进一步概括。对克拉申监察模式进行初步的观察验证,可以发现:“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区分并非泾渭分明;i 1输入模式仅可作为教学中的难度系数参照。此外,从实证分析中尝试性地推出2/3Q至1/2Q模式可以作为教学中的输入量系数参照。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向是分馆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8.
虽然文化和语言都有各自的传播途径,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间的包容性,使得语言形式所涵盖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其对语言文化内涵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语言的词汇之中.政治,经济的变革.文化、教育的交流等传播途径都会极大地丰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流行音乐演唱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来,流行歌曲的演唱,有了长足的发展。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就是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深地扎根于民众之中。我从前所熟悉的李谷一、崔健、刘欢、田震、毛阿敏、韦唯等,他们的演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不仅是歌曲本身内容所致,演唱者的演唱  相似文献   
10.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所产生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年代,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有两种:正迁移(posu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