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从梁启超倡导翻译、实践翻译文学、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和评介及其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等方面论述其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和翻译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有关理论、方法,对《十日谈》和《拍案惊奇》两部作品中爱情主题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等效译论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翻译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等效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受到关注。翻译的等效也成为译者在翻译实践所力求的目标,本文从等效翻译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歇后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是一位才华横溢且颇为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的文学大家.在其文学作品中,他善于运用现代主义的象征手法,为其小说创作服务,从而刻画出一个个寓意深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文拟从其象征主义手法,在其几部主要小说作品中的灵活运用及其表现特点等方面略作阐述,旨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中的象征意蕴,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小说作品,深刻理会其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及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雄琨 《高教论坛》2012,(7):47-50,75
翻译是一项实用性很广、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能,翻译能力是由各项能力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能力。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综合各种手段,全方位提升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元化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实现教学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能力等翻译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在翻译学界都是极负影响力、在翻译研究方面著述颇丰的翻译理论家,他们从新的视角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勇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理论。他们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就他们对翻译与意义方面的看法展开分析,重点阐述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与意义问题上的异同点,以便我们能从他们的论述中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本质以及意义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集大成者、人文主义文学的巨人,威廉·莎士比亚对英国戏剧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他的悲剧作品可以说是他在文艺方面,特别是戏剧方面的顶峰力作.为了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他在他的悲剧作品穿插了各种各样的喜剧情节.本文拟对莎士比亚悲剧中如何穿插喜剧情节以及喜剧情节在悲剧中所起的作用略作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体现出他作为英国戏剧大师不凡的剧情驾御能力和高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英、日两种语言的汉译为例,简略论述反译法在英、日语汉译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说明反译法在英、日语汉译过程中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各种修辞中最常用的一种。比喻性词语则是达成比喻这一目的时所使用的词、词组或句子。英语和汉语都广泛地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说话或文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但由于不用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喻性词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本文从美学视角对英语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原则、方法加以探讨,以期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比喻、促进中英文化融合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中紧缺兼具外语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尤其是高级翻译人才。培养面向和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