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1.
国家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政府职能的错位和缺失不仅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缓,甚至导致了国家的动荡.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观出发,分析了建国以来政府职能定位的得失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阐述了适时调整政府职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宗族秩序的回潮成为乡村社会的大事件,对于这一现象,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存在着宗族秩序的正反向两个维度之争,本文认为虽然宗法秩序相当成分的增长有悖于社会现代化,但村落宗族文化尚有其正面的因素,也有其能为现代化进程所运用的潜能,基层组织应对复兴的宗族秩序进行价值性的开掘,使其成为乡村社会的秩序转型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回归后香港德育的区域性特色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后香港德育的区域性特色及其发展趋势●林修果曾盛聪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为香港德育的发展乃至整个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祖国大陆博大精深、弥足珍贵的文化为香港的德育提供更充足的营养成份,祖国归属感、民族认同感的加强是香港德育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趋势。然...  相似文献   
4.
"城归"精英与村庄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英结构是研究中国乡村政治结构一个不可或缺的侧面。超越乡村视野的“城归”精英返村参与村政 ,在中国农村是一个新的现象 ,有其必然性。本文结合实例 ,对“城归”精英参与村政的利弊得失进行剖析 ,认为在“城归”精英治理实践中累积起来的治理经验 ,客观上有利于加快原有乡村治理模式向法理型治理模式的转型 ,但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 ,其本身也仍处于与乡村社会的不断磨合与互动之中。进一步整合其优势 ,并将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理型治理轨道 ,也许是乡村政治民主化努力的一条可取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