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钟启泉教授认为,教材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不是全部。破解长文教学之难,核心在于实现教材内容的教学化,关键在于对教材的创化使用。创化作为处理教材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转化、活化、实化、深化,以达到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目标指向将教材内在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本文拟以《最后一头战象》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对教材的创化使用,实现长文短教。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阅读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视界去解读作品,并与作品所固有的视界实现融合,这样作品中的形象才会真正走入儿童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满足儿童精神成长的内在需要。“视界融合”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读者带着自己固有的审美经验和能力进入新文本,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理解、顺应、接受、创生,实现新旧视界共同交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林其雨 《福建教育》2009,(11):33-36
课改以来,段的教学被淡化了,课堂教学中没有了读段、写段的训练,读写教学的路径从句子直接指向篇章。为了加强篇章教学的整体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整体感,以篇章表达为最高表达形式固然是读写教学的可行途径。然而,篇章是由句段构成的,脱离了段的篇章教学,跳跃性加大了,缺少必要的过渡,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难度增加了。这如同人的成长跳过少年期,直接从童年进入青年一样,对个人是无益的。以前的教学大纲极为重视段的教学,重提段的教学,不是复古,而是出于教学需要的考虑。本文拟对第二学段的段落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乡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个体精神成长的需要。现行基础教育语文教科书未能在乡土文化与青少年学生之间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家国情怀,主要表现在教材的乡土文化内容不足、内容结构失衡、相关选文数量不足、文体体裁单调,编制选文的方式单一、传承路径窄小。建构选文观,剥离乡土文化单独呈现,合理分布乡土文化并作分段要求,拓展路径深化生成,将有利于教科书乡土文化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林其雨 《福建教育》2023,(14):32-34
习作例文题材丰富、文体多样,其价值在于知识承载、样态例示、支架助写,是学生习作学习的重要凭借。教师可以用习作例文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解决表达难点,推动习作能力进阶。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其历史意义之重大,规模之盛大,场景之隆重,影响之深远,永载史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开国大典》就是一篇以此为题材的纪实性报道,不仅记叙了59年前这一庄严盛典举行的过程及意义,也着意表现了三十多万首都群众亲临这一历史时刻时欢欣鼓舞、扬眉吐气的兴奋之情。全文洋洋洒洒数千字,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文体特征与课程内容的关系,专注于课文内容,使语文教学滑向了教课文的泥潭。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不少课堂教学活动大多围绕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展开,将课文内容当作教学内容来教。其实,利用课文所传递的信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而这一目标与课程内容是  相似文献   
8.
分析学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也是为教师更好地教,可以根本上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学情可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等。本文就如何运用学情定准教学内容与目标来谈一谈。一、利用学情预测,定向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中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程内容,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而这些指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略读课文是依从于精读课文而存在的一种课文形态,精读课文是主要的,略读课文是次要的。我认为,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介于精读课文与独立阅读课文之间的一种课文类型,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虑,其作用甚至超过了精读课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自主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阅读教学肩挑的一副担子。阅读教学的实践给了我们这样的体会: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生态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自主性阅读体验,由浅人深地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并以此为依托,加强语感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