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社会转型时期高师德育工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时期 ,高师的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广大德育工作者作了不少的工作 ,但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校生政治思想品质喜忧参半 ,个性心理素质令人担忧 ;毕业生走上社会难以适应要求。究其原因 ,一是社会外部的因素 ,二是学校内部的因素 ;外部因素大于内部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德育效果 ,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心罚的危害、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罚往往使儿童远离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长期处于心罚苦难中的儿童,精神世界难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一)发展性功能所谓发展性功能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中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增强他们全面、主动地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指导思想: 首先,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应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学校和家庭本身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根源,不管采用何种教育途径和方法,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所有学校应遵循的一点,就是要创设一个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为他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热点问题。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并积极推进有效的实践。在我国教师专业化起步较晚,从整体上讲水平不高,发展很不成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应努力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树;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7.
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 ,因此 ,人才素质如何 ,关键在于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前 ,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创新精神、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更重要的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是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成为学生的模仿依据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牢固的印记 ,尤其教师的心理健康更会对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然而 ,由于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社会节奏感的加快 ,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我国的教育现状 ,教师承受着前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