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林培明 《现代语文》2006,(7):111-111
公文写作是技能课,学生的写作练习当然是少不了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也是必要的,而且有着重要的功用。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教学论来看,教学越来越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但反观我们的教学实践,由于受学科的限制,教学依然呈现出以“课本”为中心的封闭性特征。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笔者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的“教”和“学”中,既能转变“教”和“学”方式,探索二者整合的内在规律;又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引领,促进相对封闭的学科教学与外界信息的沟通,走出学科教学的狭小空间,实现其开放性。因此,2002年下半年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本文所呈现的是部分研究成果——小学低段语…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对全体老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必须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激励者。这对老师们来说,其艰难程度,无异于脱胎换骨。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发起、组织和激励学生去学。就像球场上的教练一样,他对球员的第一任务在于出色的组织、恰到其时的激励以及巧妙的提醒。学习、活动、发展的主体始终是队员。可惜,现实中的语文老师习惯的是认真地备教材、详细地讲课文、整洁地作演示、反复地提问题……,教育的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4.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的,学校工作的质量最终反映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因此,学生评价在学校各种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义意。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建设小学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在进一步完善“减负提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全面推行“立体、动态、生成”的学业评价改革。一、减负提质——评价改革的目的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淡化原来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降低了学生、老师、家长、社会对学业考试成绩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林培明 《文教资料》2006,(20):144-145
“无以为家”的“以为家”是结构较为紧密的一部分,而“无”字是独立的另一部分。因为“无以为家”是有省略的,是“无以为家之物”之省。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对全体老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必须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激励者。这对老师们来说,其艰难程度,无异于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7.
公文写作是技能课,学生的写作练习当然是少不了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也是必要的,而且有着重要的功用。不要以为学生有教材,教材中有范文就足够了。照本宣科,其效果是很有限的。因为教材的适应面较广,难以照顾到具体的班级;教材中的范文也不一定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更不要说教学时数各有限制、学生的基础各有差异、有的范文本身也不够典范这些问题。因此,在不少时候,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亲自挑选范文,亲自做出答案,亲自示范写作的全过程。这里面是有着重要功用的:一方面,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由于带着学生一起做练…  相似文献   
8.
“图表法”在公文写作教学中不但能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有趣,而且能更有效地帮助教师讲解,使有关知识要点一目了然,形象、直观;能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易于记忆;能简捷地向学生展示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智慧开发,从而达到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探索开放教育 促进减负提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