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程改革至今,冷静之余,总觉得现在的课似乎还欠缺些什么。当我们站在“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来考量时。才发现这些课太凸显了教师本身。其实,我们更期待看到课堂中由于教师的“无知”,换来师生的平等交往、真诚互动和生命律动:期待看到由于教师的“糊涂”,换来学生疑窦丛生后的恍然大晤及“唇枪舌剑”后的达成共识。教学中。教师必要的“钝感”,更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助于学生领略学习的乐趣。现撷取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片断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至今,冷静之余,总觉得现在的课似乎还欠缺些什么。当我们站在"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来考量时,才发现这些课太凸显了教师本身。其实,我们更期待看到课堂中由于教师的"无知",换来师生的平等交往、真诚互动和生命律动;期待看到由于教师的"糊涂",换来学生疑窦丛生后的恍然大悟及"唇枪舌剑"后的达成共识。教学中,教师必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未雨绸缪、周密部署,引导学生层层剥笋地理解知识,建构严谨的认知体系:教师激情四溢、穿针引线,把课堂组织得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但当我们站在“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来考量时,会发现这些课过分凸显教师本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效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认为有效教学有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这是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可量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