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林富明 《生活教育》2014,(8):77+47-77,47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中,不但可以解决一些化学教学中的难题,而且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探究化学奥秘。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和化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而合理地整合,能够优化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中,人们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总体上看,认识层面上较多的是宏观描述它的一般属性和教育价值,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个性研究较弱,实践层面偏重于微观设计及操作策略的各种试验,对教学取向和整体设计不够重视。笔者认为,对于语文课程的这一特殊领域,还应当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研究其丰富内涵,正确把握其课程定位和教学取向,以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促进语文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集美大学、集美中学共建项目之一的“大中学语文教学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成立于 2 0 0 0年 ,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还是唯一的一家。该课题有两个特色。第一 ,研究对象锁定大中学语文教学互动关系 :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师范中文专业的教学 ,毕业生又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又为大学特别是师范中文专业输送更好的生源。这个循环不止的研究系统中还穿插大学中学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诸多研究。第二 ,研究方式执着于实证的方式 :两年来 ,已经进行了“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中学生写作情况的调查”“高考作文定位问题的调查”等 6项调查统计工作 ,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材料。课题组的成立与工作的顺利开展 ,是以夏敏老师为组长的课题组成员们本着“一切为了互动”信念进行努力的成果 ,也是刘卫平校长、施若谷院长直接关心的结晶 ,同时也得到了包括厦门各中学、全省语文教师、福建师范大学等多方面的支持。本刊以高度的热情关注并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 ,也希望广大教师关注并参加。笔谈的 8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孙绍振教授从形式的角度 ,告诉我们话题作文为何陷入僵化模式的尴尬和不堪道德重负的现实 ;林富明老师则从历史的角度 ,告诉我们高考作文依然没有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李继之同志就我国师范教育改革问题相继发表了两篇文章——《师范教育需要改革》和《师范性和革命性要紧密结合》(分别载于《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三期和1984年3月9日、23日《光明日报》)。这两篇论文(以下简称李文)有许多很好的见解,但也有一些提法尚可商讨,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2004年福建省首次高考自行命题,作文题一下子列出10个人物与文学形象,让学生选择其一为话题作文,引起了全国瞩目。2005年福建卷作文以两幅图形命题,试图向全国卷靠拢,接受了所谓的“二元对立”思辨性命题套路,尽管也想以图形加文字的形式出彩,但由于观念错误,还是迷失了自我。而2006年,我们高兴地看到,福建省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终于回到了坚持探索,尝试超越,体现个性的轨道上来。据新浪网对全国17套高考卷所作的投票调查表明,福建卷的作文尽管难度比较高,但是评分仍居前列。我们以为,2006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的最大特点就是仍沿着2004年确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