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构建学校德育的整体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构建德育整体系统对实现整体教育效果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客观环境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整体系统的构建,必须坚持内容上的系统性原则,对象上的全体性原则,过程上的一致性原则,途径上的全方位渗透原则、力量上的全员共管原则。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作用及施教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当前 ,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人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五类基本素质。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对人的其他素质及人的整体素质都有重…  相似文献   
3.
本认为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针对单纯强调职业能力本位教育的缺陷而提出的,其素质教育的内容分为共性素质和特性素质。高等职业院校应从转变观念等四个方面来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局限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而应当从高校教育的整体来考虑,从培养目标到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和教育措施的优化等方面着手,消解各种不利的因素,才有可能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焦作大学发展战略勾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和焦作大学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础,“坚持四项办学理念。实施三项工程,推进两项改革,强化一个保证”,已成为焦作大学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办学指导思想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学指导思想是一所大学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指针和依据。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结合学校实际,强化建设、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在一定化知识基础上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以科学化素质为基础,以思想道德为核心、以专业技能素质为主干、以身心素质为保证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而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则是其基础工程。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必须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高度认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教育是实现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加强和改革德育工作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更加突出道德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十余年艰辛创业和不断探索,以颇具特色的开创性实践和对经济建设的显著贡献,逐渐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对我国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出重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被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要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促进产学紧密结合,共同建立技能型…  相似文献   
10.
林效廷 《教育科学》2002,18(4):14-16
教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学校德育是实施道德建设,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以德治国为学校德育创造了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把以德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