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林新年 《福建教育》2023,(22):11-13
量词“点儿、些”是单独作为量词的一个小类,还是合并到集合量词,学界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基于不定量词和集合量词的词义,从量词“点儿、些”在“一+量词+NP”和“一+量词+X”结构中的句法组合能力、语义内容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不定量词与集合量词在语义内容、句法功能和结构赋义的主观性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量词“点儿、些”单独作为量词的一个小类为宜。  相似文献   
2.
蒙塔古语法是美国数理逻辑学家蒙塔古(R,Montague)提出的一种关于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方法。这个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规则对规则语义学”。即每一条句法规则都有一条语义规则与它相对应,阐明了各部分意义组合成结构的整体意义的方法以及规则运算的过程。本文从内涵逻辑的基本概念着手,探析内涵逻辑在蒙塔古语义学中的应用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的"V+得+时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汉语学界,对于"V 得 时量短语"格式几乎未有专门的讨论, 通常只是将它作为"V 得 数量短语"的一个部分,而"V 得 数量短语"格式又仅仅作为"V 得 O"的一个表现形式被提及,同样不被重视.我们依据<敦煌变文集>、<祖堂集>、<景德传灯录>、< 五灯会元>、<朱子语类>前五十卷等相关语料,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考察唐宋时期的"V 得 数量短语"与"V 得 时量短语"的用例、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同时探讨"V 得 时量短语" 、与"V (了) 时量短语 了"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祖堂集》是唐五代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还(有)…也无”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疑问句式,这个句式已有许多专家讨论过,但没有人将它与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联系起来考察,而闽南方言的定型大约也在唐五代时期,笔者认为这两个句式在结构形式与语法意义上有着系列的对应关系,本文通过具体语料的分析对比,提出唐五代时期“还(有)…也无”的句式应当是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的前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谈汉语的义素和义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素和义位是语义学理论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在具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单位。而在对它们性质的认识和界定、在将西方语义学的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争论,本重点讨论了义素的性质和义素的研究方法,认为从语素义入手研究义素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以“元语言”来确定意义的最小单位和构成方式是较为可行的方式:在义位研究上。本分析了以义项方式进行义位研究的利弊,批评了扩大附属义的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祖堂集》“著”的数据库所反映的使用状况 ,根据其在语法化过程中的虚化程度差别 ,对“著”的语法化等级进行描写 ,同时参照相关的语料和研究成果 ,提出助词“著”并非是从处所介词“著”演化而来 ,而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著”进一步虚化的结果的观点 ,处所介词“著”与完成貌、持续貌助词“著”有不同的语法化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