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观察力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其它几种因素健康发展的基础。观察是感知觉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持久的知觉活动,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途径。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系统的知识都从观察开始。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对知识有了表象的认识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过度到理性认识:才能有感知去完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学习过程,完成学习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在此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让课堂教学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苦心与精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合作与探完,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迎接高效课堂的精彩到来。  相似文献   
5.
林昆仑 《福建教育》2006,(9A):40-40
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研究的态度和一般的研究方法探究可能的结论的一种学习活动。我校从三年级开始,以教科书中的性质、规律、公式等知识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对探究性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