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活动背景 《纲要》指出:“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泉州十八景》中,孩子们对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胆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是我们艺术活动提倡的新理念。为了进一步满足幼儿探索的兴趣,我们尝试用版画的方式来表现泉州十八景,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从而进一步萌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3.
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两个身体塑造的艺术游戏,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探索发现周围物体的构造与功能,更在于拓展家长和孩子的艺术表现视野和渠道,体验用肢体来塑造作品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书中谈道: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可见,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诚如吴刚平教授所言:是否理解了文章,要看学生是读出了文本的言上之意,还是读懂了言下之意。能读懂言下之意者,就能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读者的思想——或受启发,或为之发笑,或为之动容,即所谓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台湾学者陈武镇曾提及:“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的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深受其害;教的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两种极端,而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6.
7.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进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欣赏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美感,缩短从爱美到审美的距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感受。“美术欣赏教育是培育儿童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儿童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基石,导数则是解决函数问题的最常用、最有力的工具,面对盘根错节、纷繁复杂的函数问题,且看你如何运用所学锤炼锋芒、披荆斩棘!  相似文献   
9.
林明雅 《师道》2006,(11):20-20
已是深秋,市面上的柿子已经断了货,午后的阳光依然灿烂,透过桔黄色的窗帘在实木地板上映着斑驳的光影,身旁是熟睡了的儿子,我却没了睡意,反复咀嚼着昨晚的那番话:“当年要足上了高中,念个师大什么的,也不至于这么多年了还是个一线的小学教师。当教师真是没劲……”不知为什么,这段日子,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我开始有着一种莫名的倦怠。此时,手机响起,在隔壁书房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