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陶行知)可以说,学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过程。为此,《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在现实中。现代传媒如电视、电脑等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远比书籍来得强烈而持久。许多孩子沉迷其中,读书很是被动。学生不爱、不愿甚至不想读书成了最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那么,如何使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呢?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林永豪  林高明 《师道》2012,(10):17-18
所谓知识观,就是我们对于知识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静态的、中立的。在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认为知识就是不多不少、不增不减地授受。于是课文与教材就自然而然被视为是天经地义、不可移易。 其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是不断地被丰富、被重审、被修改的。著名的教育学者石中英先生在其著作中就提出知识的不同形态:即知识是主观的、动态的、有价值倾向的。在教育教学中,知识不是作为一个名词,而是作为一个动词,即追求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品,它语言凝练表达的内涵极为丰富。对于处在记忆黄金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积累成语不但能让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而且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有限,如何才能让他们积累到更多的成语呢?我认为,挖掘教材资源、注重课外扩展、注重实际运用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