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认为,民俗研究要有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俗研究走向深入.同时,文章还具体地介绍了几种新的研究方法,如考古学、民族学、语言文字学、符号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在民俗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错流平板膜过滤技术对白茶饮料澄清工艺进行了研究,测定茶汤在不同截留分子量(2、6、10万单位)超滤膜的膜通量;不同跨膜压力下超滤膜的膜通量及色差值,并对茶汤进行感官审评。试验结果表明,白茶茶汤明度与清澈度较超滤前大幅提高,孔径越小茶汤化学成分截留越多,滋味变浅薄,汤色评分下降。综合茶汤感官品质及操作适用性,合适的膜过滤操作参数为:6万单位到10万单位截留分子量范围的超滤膜;跨膜压力1~2kg/cm2。本研究结果为该技术在白茶饮料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作者从事中国巫傩文化的研究的经历,方法,收获和心得,文中强调了多学科,跨科知识及广泛的实践对民俗文化的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定位模糊、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培养机构高度集中,培养层次单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等系列问题。完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硕博、本科、高职、培训机构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顺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特性培养会展人才,完善会展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育体系,是解决当前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中暴露的各种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二十年来由于在史前文化遗址的挖掘、发现方面有了很多很大的收获 ,由于寻找中国文化的“原生态”受到重视 ,于是一些人文学科研究家对考古成果进行多学科研究以探究中国史前原始文化。张劲松先生新近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前符号与原史文化》一书是这方面的突出成果。这部学术力作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一、攻难解秘 ,创见叠出由于史前离我们过于久远 ,又无文字记载 ,故许多史前遗址和出土文物的文化内涵很难确认 ,其中的未解之谜非常多。而史前许多器物造型的源起和象征 ,陶器、玉器、骨器、雕塑、岩画、地画等刻画、绘画中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为什么叫“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之所以称“华”,得名于远古时期的华胥氏族。“华”字最早的含义是对一切光彩夺目的东西的总称。从距今18000年前的湖南玉蟾洞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以花卉纹为特征的陶器,到江南各地保存至今的花卉崇拜风俗等方面综合考证,中国“华胥文化”的原始起源地应在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的江南,后随着华胥氏族的不断繁衍壮大,“华胥文化”始播迁北方,遍及全国。  相似文献   
7.
采后枇杷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下贮藏过程两个枇杷品种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放钟与早钟6号枇杷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在贮藏前10d,果实硬度变化不明显,早钟6号枇杷果实硬度还略有增大现象;贮藏后期,枇杷果实硬度逐渐减小。类胡萝卜素与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内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采后前期果实PAL和POD活性均持续增加,与木质素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在20℃下PAL和POD在枇杷果实木质素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河 《中国档案》2012,(5):23-25
在成都、南充、遂宁、阆中、双流,档案部门恪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神圣职责,用心想事,潜心谋事,踏实干事,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奋发进取,永不停歇,创造了非凡成绩,赢得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民欲研究要有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欲研究走向深入,同时,文章还具体地介绍了几种新的研究方向,如考古学,民族学,语言文字学,符号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在民欲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林河 《寻根》2001,(2):61-63
“虎食人卣”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精品,出土于洞庭湖畔的湖南宁乡县。造型是一只张着大口的猛虎搂抱着一位少女,好像要吞吃那少女的模样。一些学认定是“虎在吃人”,于是,这件青铜器便被命名为“虎食人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