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巧用“数”字赋诗,能传神、表情、达意,这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累见不鲜。然而,诗人用数,各有巧妙。如: (一) 纪晓岚的“一”字诗: 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首七绝,句句用数,一数复用,通串全篇,画活了江景,写活了人物。诗中十个“一”字,读来不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教坛上在教法改革方面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归纳这些林林总总的教改方案的特点,其共同之处就是始终没有跳出“教师是怎样教”的圈子。至于“学生怎样学”则很少有人问津。教育是教学、教养的统一体。所谓教育即教诲,养育之谓也,因此国家和有识之士历来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教育。笔者认为脱离“学生怎样学”,只片面追求“教师怎样教”的教改,没有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就要遵循学生是主体这一原则,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关键在于改变教学职能,也就是要变“教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手段”,把教法与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学从片面研究教法的封闭圈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学法探讨。下面就是笔者在探索学法方面的点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