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探究的过程。探究式语文课堂应体现“新”.即新的思维、新的发现;“疑”,即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放”,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动”,即动手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探究.让他们大胆尝试一下这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但“大胆尝试”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些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及达成这些基本目标的途径、方法、过程、手段更应当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精心设计.考虑周全,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灵活应变.现场处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如下六点。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智育。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快乐。德育的缺失则使部分学生情感淡漠甚至仇视他人,造成校园弑师的惨剧。本案例旨在说明在教会学生写作时更应教会学生做人。用倾听与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用公正合理的评价化解学生心中的坚冰,用诚心和耐心引导学生走向思想的成熟,塑造坚强的人格。同时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