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概述陈伟南崇文重教、乐襄善举、建设乡邦的业绩,阐述陈伟南爱国思想的渊源、发展轨迹及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无私贡献和高尚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2.
韩山师范学院历经百年办学,涌现出许多著名校友。校友跨越海峡两岸,为韩山师范学院参与两岸交流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台湾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1934年毕业于韩师后,致力于书法的研习和推广,成为台湾当代书法界的巨擘。改革开放以后,陈先生多次回母校访问,并鼎力支持母校的书法教育。在陈先生的倡导力行与精神鼓舞下,韩山师范学院与台湾书法界共同推广书法教育,使学院的书法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中华书道得到弘扬,也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3.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之后,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地位不断提高,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祀孔与传播儒学逐步形成“庙学结合”的教育规制,而良吏名宦也必须贯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以兴学立教作为重要职责。研究和总结唐宋至清代潮州“庙学结合”与良吏兴学的情况和历史经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翰昭于民国二年四月至三年一月(1913.4~1914.1)履任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校长;民国四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1915.11~1922.2)又受广东省长公署委任为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校长。两  相似文献   
5.
《永乐大典·潮州府·建置沿革》载,潮州于“天宝元年(742年)改潮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韩愈贬为潮州刺史时(819年)有“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之句;李德裕《过恶溪》诗亦云:“潮阳未到人先说,海气昏昏水拍天。”诗中的“潮阳”就是潮州。直到北宋初,陈尧佐诗中乃称潮州为潮阳。  相似文献   
6.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始于唐而盛于宋,元明清仍普遍设立,官立者居多,私立者亦有。或为讲学,或为考课,或为庙祀,而讲学考课者必兼祠祀古贤。在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书院制度对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伟南,字国宪,祖籍广东潮安县沙溪镇,1919年生,1936年毕业于省立韩山师范乡村师范科;翌年赴港谋生,在香溪公司任职三年,香港沦陷时回乡,抗战胜利后才又再度赴港。当时,他未届而立之年,风华正茂,励志兴办实业,于1947年创办星洲贸易有限公司,专营粟米、橡胶等进出口贸易。凭着艰苦奋斗和诚实经营,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期间,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曾一度由潮州迁至揭阳县的古沟新村,租借一座祠堂和一批民房,在战火中继续坚持办学,历时五年又九个月(后再迁至灰寨一年)。当时,学校采取了多部类、多学制办学形式,严格教学质量要求,扩大招生规模。又结合战争形势,大力开展战时教育和社会宣传工作,在烽火中炼人育才.培养出成千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涌现出一批坚定的革命干部和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旅外侨领等等,成为韩师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也为广东教育史增添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