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林裕坤 《广西教育》2014,(21):57-57
初中生物课本中安排了不少探究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学探究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笔者以几个比较典型的生物实验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一、利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关键步骤是培养洋葱根尖。在以往,洋葱根尖都是由教师在实验前三四天准备好。  相似文献   
2.
1984年,我当上了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开始以为只要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的学科成绩尽快提高即可,当教师不会很难;但真正走上讲台后才发现,学科成绩远远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教师教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当上副校长后,分管学校政教工作,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和实践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爱与责任,同时也收获了教师特有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指出,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能够很好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4.
林裕坤 《广西教育》2013,(2):9-9,25
中学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提倡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在学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是以课内外的生物实验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定方案、查理论、做准备以及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的过程,增强探究意识,提高实验技能,锻炼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