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
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教育方式、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运清 《今日科苑》2008,(12):198-199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着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以传统节日为纽带,从幼儿起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情感的熏陶,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选取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当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通过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针对这些新特征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引导,为建立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班集体既是学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体。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目标措施,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学生班级,落实到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之中,落实到学生的求知成才之上。一、大学班集体的主要功能1.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大学生们逐渐形成与社会一致的社会态度、价值观、信念及人格特征,遵循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成长为社会的积极成员,通过学习、积累社会经验,形成和发展自己个性,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始于幼儿时代,创造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从小培养幼儿创造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养育方式也随之改变,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城市几乎为100%,农村也在70%以上。独特的家庭环境,客观上给独生子女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儿童心理的调查表明:88%的儿童有不良行为,11%的儿童情绪抑郁、自卑,8.5%的儿童忧虑、紧张。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其生长…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对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重要作用。大学生社团呈现出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的特点,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始于幼儿时代,创造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从小培养幼儿创造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