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创造性思维又称思维创造性,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或条件,是学生今后立足社会、成材创业必需具备的基础和保证。江总书记指出:“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我想就数学教学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提高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创造性思维普遍存在着畏难思想。认为自己只是小学生,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措施和手段,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评价应使学生知道自己在应学知识、应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白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评价应使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指引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一、“走班制”的提出 由于遗传、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学生在知识经验、学习兴趣、智力水平等诸方面都有差异。学校教育如何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为适合的条件呢?我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如提出“小组教学、分层施教”,“注重面批、个别辅导”等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个别智力、能力,尤其是在某一学科学习方面已大大超越了同龄人,达到了高一年级水平的学生,上述提到的一些策略显然不能适应他们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学校如何为这些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更好地发掘和培养这些学生的潜能?我们认为“走班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在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我校于2001年下半年迈出了“走班制”实验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小班化教育的推进,要求教学活动能使每个学生获得主动、充分的发展。而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做,才能尽可能使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获得发展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客观的分析差异、有效的利用差异、积极的评价差异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下面就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为例,谈谈个人的思考与实践。[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购物帐单品名数量单价乐事薯片3包2.5元CD唱片3盒10.2元百事可乐3罐1.9元合计:43.7元(出示购物帐单后)师:“能不能想办法较快的判断出售货员算对了没有?”(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