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在班级管理中,理性化管理注重建章立制,用种种校纪班规来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建立严密的考勤奖惩制度,量化、打分、测评、奖励、惩罚等等。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更多地表现为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宽容、尊重、信任等的一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柯丽娟 《文教资料》2008,(1):110-111
教学中的情感阻隔现象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危害极大,它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认知目标,也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践证明,努力走近学生的内心,知情并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师的自我品德修养,十分有利于克服和避免教学中的情感阻隔.  相似文献   
3.
“不”和“没有”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不管是日常用语还是进行学术科学研究,无疑是表达否定意义的首选。在对外汉语中“,不”和“没有”造成的偏误不在少数。本文试图从词性方面来梳理两者之间的语用差异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两者之间的偏误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在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认清“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让课堂学习更高效、更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知行脱节,中小学德育缺乏实效和魅力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致致以求的问题。众所周知,实现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愿意行”;另一方面,需要行动策略、道德智慧。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会行”、“能行”。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既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基于此.教育者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道德智慧?道德和道德智慧的关系及如何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