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文有多彩的语言,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丰厚的人文。然而,当下高中生喜欢语文、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却不多。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厌学语文的因素的确不少,但静下心来想一想,语文教师本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重要的一条——未能以自己的语言艺术把学生带进语文世界。空洞的语言、缺乏生命的语言教学,只能是打学语文的外围战、消耗战,而学生则成为牺牲者。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形势下,精神自由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心态,有许多问题需要认识和探讨,值得研究和思考。本文试就语文教师精神自由长期缺失的原因和精神自由的功能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活动起一点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政府控制模式来说,学校是附属于政府的行政机构,学校成为行政化、机关化的单位,教师则位于学校行政命令的最底端,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的控制,语文教师们驯服地执行学校的规章、教育当局的方针,教授正式教材或必不可少的官方教科书。这些,导致其丧失了精神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教师执教与业余运笔,表象上看,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二者巧妙结合,相辅相成,并不矛盾,且能促成高档次的教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写与不写,也不在于写多写少,而在于笔锋所指——写什么,笔力所运——怎样写,笔惠所及——能否给教学注入正能量。教师的主业既然是教学,业余写作多涉及教学教育,就是十分自然的。  相似文献   
5.
<正>"少教多学"就其内涵而言,和传统教学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区分:第一,"少教多学"更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着眼于自己如何去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按照自己的意念去教育学生,而不顾及学生自身的感受和兴趣,导致教与学之间出现断裂。"少教多学"的基本教育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