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充满了矛盾,并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本文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形象、命运的分析,探讨女性意识对作品主题及人物的影响,洞察和解读作家内心复杂而真实的潜隐思想。  相似文献   
2.
小说《红色旅馆》是巴尔扎克文学创作生涯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水岭。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的题材选择、主题思想的提炼与创作方法的得失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家转向现实主义创作初始阶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小说《柏子》以冷漠与狂欢交织的叙事,深刻地反映了沈从文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独特认知和感受。对底层平民生命之美的抒写,喻示着作家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漂泊与挣扎,正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孤寂、落寞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人性与兽性的较量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巴尔扎克作品中出现的“人生论”、“宗教观”等思想进行探索,剖析人性的弱点,揭示产生人性“顽疾”的社会、时代背景。文章说明,发育不良的社会导致了人性的自我背叛、人格的自我崩溃。  相似文献   
5.
男人职责的推卸与男性性权力的有偿出让,不仅是金钱异化的结果,而且是英雄神话的坍塌。叙说屈辱,不只是对人性进行修复,更重要的是对英雄的渴望与寻觅。对力的顽强崇拜,孳生出作家内心寻觅无望的失落与隐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