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费罗是19世纪中期美国久负盛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有不少禅境、佛味隽永的诗篇,读之清醇澹泊,不沾一丁点儿的世俗气,带给人纯美的享受。朗费罗诗歌的禅境佛理体现在他的诗简洁押韵、口语化、通俗易懂,符合禅门提倡的"本色"要求,同时诗歌中闲适的人生追求和"空"、"寂"的意境设置,也体现诗人高、远、幽、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他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朗费罗现象"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了读者完美的"召唤结构"。依据接受美学的批评理论,以朗费罗的《箭与歌》为个案探讨其在中国流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柳士军 《培训与研究》2006,23(7):13-14,36
在19和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中,朗费罗与弗罗斯特的影响力是持久而且又有争议的。本文对朗费罗与弗罗斯特的诗歌进行了比较,认为他们的诗歌在语言、背景、形式、创作方法和主题的升华上有很多相同之处:语言上都以质朴、清新、优美著称;以美国新荣格尔为背景;采用传统诗体形式等等。  相似文献   
4.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诗歌的艺术特色可用"秀"、 "雅"、"和"、"远"四字概括."秀",诗歌语言清新秀丽;"雅",诗歌娴雅不俗;"和",诗歌达到"天人合一";"远",诗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学研究与教学随着全球化的降临越来越普遍。译介的这篇论文主要讨论了世界文学与世界的关系的分析以及它与伦理学关联性研究。世界文学的伦理思想准备的规范就是在“世界”本身这个概念危机上,世界文学伦理的内涵在不同的异议中寻找共同的利益。世界文学没有必要远离伦理之土壤。文章认为转向伦理学的文学批评与哲学批评是不会过时的,并且会长期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朗费罗在国内和国际上皆有美誉。世界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的精髓成就了朗费罗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是朗费罗的杰出成就使美国文学走向世界。朗费罗的诗作体现了世界文学的生产、翻译和流通的完整过程,其科学实践模式为世界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学理支撑,为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观念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方汉文教授新作《比较文化学新编》是以比较文化学的历史阶段、学科中心范畴与基本观念、学科的研究为学理依据,以八大文明体系、四次文化复兴运动、文化体系的可通约性与可比性以及冲突与融合为研究客体。《新编》是新世纪比较文明文化学理论体系新建构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女权主义批评与精神分析视野下解读《百合花》,可以超越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百合花》继承短篇小说的伟大传统,表达的是始于女性权利的诉求,终于对“底层民众”人性的终极关怀.发出来自社会底层的一种“孤独之声”。“被子”“缝衣洞”的描写体现了女性的落寞与家园生态的话语.“茶几”“月亮”等重点突出了女性的孤独,“枪”“野菊花”“百合花”等暗示了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伊凡吉林》是朗费罗的最优秀的长篇诗歌体小说之一。它以起兴开篇,浪漫结尾,刻画了普通人善良、忠贞的性格,歌颂了坚贞的爱情,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宗教话语在19世纪美国人文主义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体现在对"善"的书写、"爱"的传播以及对"死亡与永生"所拥有的旷达胸怀。只有对宗教的眷恋,诗人才会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结。朗费罗在诗歌中常用宗教般的语言、比喻、象征,一般不具备宗教情怀的读者很难发现诗人作品里隐匿的神学。朗费罗以宗教启示论与情感对抗美国建国初期艺术上的功利主义、生活上的实用主义,同时呼唤对信仰的敬畏与生命的欢喜,从而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文学成就。人文思想中的宗教话语与朗费罗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家族的宗教信仰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