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论我国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条件柳士刚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自然也不例外,因而,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发展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就业机制,这对优化劳动...  相似文献   
2.
贫富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渐进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若任其自由发展或过早地加以限制,都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对贫富差距进行调控,积极做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重点应是:大力倡导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着力解决先富帮后富的问题;加大国家对贫富差距的宏观调节力度,以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自发转移容易导致农业劳动力老化、素质偏低.对农业投入减少,大城市畸形发展等后果。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整体协调。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转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小城市建设;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加强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需要伦理道德力量的支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包括:利他性,维护、遵守市场规划的自觉性,诚实守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等。这些伦理道德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客观要求,但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完全自发地产生这些伦理道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有赖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