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柳明月 《文教资料》2010,(24):34-36
在英语学习中不难发现,有些名词如"fish""hook"等在和"to"组成动词不定式时,这些名词又可当作动词来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这类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动词,根本无法给这类词的词性作一明确定性。本文作者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论证,认为,认知语言学侧重的是人的体验性和心智性,而范畴的切分应该以清晰的逻辑为理据。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范畴化理论。  相似文献   
2.
柳明月 《内江科技》2010,31(9):188-189
传统的二语课堂,教师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口语交流和联系的时间有限,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供支配的时间减少:本文以一堂“时文选读”课为例进行课堂观摩,由于课堂主导权的转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由于“时文选读”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时性,既可以锻炼学生对时事的辨别和思考能力,又能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下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一个法律救济途径。残疾人受到生理原因的限制,长期以来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是社会上重要的弱势群体,也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主要的对象。虽然现阶段我国以残疾人法律援助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这个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