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倡导者,是学生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导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文章着眼于强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着重研究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柳秋华 《教师博览》2004,(11):54-54
看到这次征的主题我心就凉了半截——网络啊网络.这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一个快50岁的人,没法再去凑这个热闹了.于是就坐在自家电脑前长吁短叹。读大学放暑假在家的女儿知道后开玩笑说:“妈,您要是不写才遗憾啊!把您了解网络的过程告诉大家.就行!您不是“菜乌”,差不多算个‘大虾’了。”“我听了会心一笑.好吧.那咱也紧跟一把形势.套用论坛俗语“顶”一回吧!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系统探索地方新升格本、专科院校如何把握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关键环节的问题,以期使地方新升格本、专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工作尽快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中华靠科技,振兴科技靠教育,振兴教育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它关系祖国的长治久安,要想办好教师教育,就要解决教师教育问题,就必须有坚实的教师教育基地,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问题,解决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一名初三女生突然失踪,望女成凤的父母经过一番艰难的寻找,终于在某娱乐场所领回了这个"混混"。父母视女儿为掌上明珠,但女儿认为父母"太土",她所在的学校在她的眼中就是个"自由茶馆"。本文试图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就这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思考,以期达到探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数学实践活动可分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活动课中的数学实践活动、家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一些现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如列昂节夫、达维多夫等人,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学理论,奠定了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即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活动过程,这种活动是学生获得充分、全面发展的必需。只有把活动观点引入教学,才能实现对活动教学本  相似文献   
7.
迟来的爱     
认识《教师博览》纯属偶然自从工资中有了书报费开始,我们学校就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拥有一份业务刊物。我本来教数学《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每年均订,后来当上了学校领导虽然对数学学科情有独钟,可作为一名管理者总不能只了解数学吧。订份什么综合性刊物呢?学校订了的各种报纸和教育刊物,我个人没必要再独订一份。既要带头订业务刊物,又不浪费我的书报费,还要有实用和保存价值。订什么,一直让我拿不定主意。当时的办公室主任张老师给我推荐了《教师博览》,他也没见过,只是听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订上了,谁知一下子就结…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师德师魂缺失、弱化,甚至在个别高校出现了师德师魂沦丧的现象,显然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高调提出强化师德和师魂教育是非常紧迫而又非常必要的;那么师德师魂出现滑坡和沦丧的根源所在是什么;作为高校教师如何加强个人师德修养,树立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甘当人梯的师魂精神,是本文探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关键环节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应注意把握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学生干部选拔、评优评模组织纳新、军政教练员选拔、开学和放假、大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就业信息提供等.全面把握大学生管理的关键环节,才有可能使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走上更加规范而又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由于在某些领域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以及个人诚信的信誉度普遍下滑,社会道德严重弱化、缺失甚至沦丧,人们对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更高期望越来越更加强烈,我们就要必须先搞清楚社会道德的科学内涵;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存在的道德缺失、弱化甚至沦丧不良社会现象的极大危害性;才能不断探索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