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栾宇菲 《教书育人》2012,(36):62-63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高校中的热门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都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但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招生也参与了市场竞争,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数迅猛增加,但生源质量却日趋下降,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学生中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的厌学情绪。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厌学情绪表现为:对英语课程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难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甚至千方百计逃避英语课程的消极心理和行为倾向。其外在表现是英语学习无目标,无方法,学习时心情郁闷,漫不经心,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低下,无法领会和掌握应有的知识,很难获得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迟到、旷课,即使上课也无心听讲,害怕考试、逃避考试、考试作弊等等。本研究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探讨高校  相似文献   
2.
英语歧义是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产生歧义的原因很多,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歧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英语歧义,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