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谈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标准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报告中共用了六个“更加”来强调其全面性。他说 :“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① 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目标的具体标准 ,找准其实现途径。  小康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是指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 ,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 ,但还不够富裕 ,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出现一系列新特点,并现实地应用于“科教兴国”、“科教兴粤”战略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理解与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以及社会再生产等理论原理,阐述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经济工作中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目标出发,阐述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特点、应有的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