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梁俊敏 《成才之路》2009,(27):36-3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多数学生怕上作文课,更怕作文。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中苦思冥想,却写不出东西,最后抱着应付的态度胡乱写。怕的原因是什么?多数学生认为没有东西可写。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作文是一个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就是要写文章的人通过自己的感官,从周围的客观环境中接收信息,  相似文献   
2.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的目的是为了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哀苦等情绪,产生悲剧美,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辩别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相思雨     
相思雨者,相思泪也;雨亦泪,泪亦雨。  相似文献   
4.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缺少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知道得太少,对世界文学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怜;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容乐观;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写得令人无法欣赏、请假条不能写得合乎要求、说话粗鲁、脏话连篇、感情淡漠麻木的学生不在少数。由此看来,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也更为广泛的走进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的网络安全问题有由然而生,无论在广域网或局域网都存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威胁,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所以如何认识并提高网络的安全与防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浅析,并给出一系列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梁俊敏 《成才之路》2009,(23):41-42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种口头的语言艺术。它要求朗读者在认真分析理解文字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感受、体味,然后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技巧.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绝不是简单地大声念书,而是一种把书面作品变成有声的、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活动。朗读者可以用有声的语言给书面语言注入新的血液。使其“起死回生”;可以通过各种语调语气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境,给人留下具体生动、久久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学生飞奔着冲入机房,并不是因为喜欢上课,而是因为喜欢上机,让人不免忧心。这就是我曾经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向往和赞美、眷恋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以及这种情感的由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欣赏文中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情理相融;对比衬托,烘云托月的写作技巧;怎样品味文章清新自然、酣畅淋漓、错落有致的语言,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一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