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类社会的进步一开始就和材料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学家对人类早期的历史以石器时代、铜器、铁器时代来划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见材料的创新和进步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广泛应用了铸铁制造的工具和兵器是使我国  相似文献   
2.
在开始学习本课程时,我曾在第一讲中提出学完本课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是钢铁的机械性能)与化学组成及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2.对金属材料加工成形工艺(铸造、锻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机械类专业只讲授《金属材料》。由于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许多传统使用金属的零件,已开始被陶瓷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所代替。如国外试制成以陶瓷为主的发动机、主要使用塑料的小汽车等,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为此,在介绍机器零件的材料时,就不能只谈金属而不谈其它材料了,过去的《金属材料》课有必要改为《工程材料》课。  相似文献   
4.
在绪论中,曾强调学完本课后,学生应获得以下材料基础知识:(1)材料性能(主要是机械性能)和化学组成及微观组织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2)金属材料加工工艺(铸、锻、特别是热处理)过程的理论基础;(3)正确选择、合理使用材料(包括选择相应的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常用碳钢、铸铁和合金钢的成分、组织、性能特点以及它们的用途的基本知识。现就怎样复习,提出如下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