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梳理列国志系列小说“有诗为证”的引入位置、诗词类型与功能,考察其在宋元讲史话本基础上呈现的变化发展关系.列国志系列小说引入论赞类诗词的撰述方式主要表现为喜欢引用或者假托名人诗词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引入程式与结构.最后从来源材料的文本类型与作者的材料加工敷演方面探讨列国志系列小说引入诗词的演变脉络及规律.  相似文献   
2.
老纪和我     
考研前,找过几个熟悉的老师咨询,都吃了闭门羹。于是,带着有点失落的心情找到老纪,我说想考研究生,请他指导一下。老纪很不好意思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啦?我——不太记得你。”我说:“我是梁冬丽,二班的。”他咪咪地笑了一下,说:“哦,梁冬丽,上次你做那个作业《水浒中的农民态度》,我很满意、很高兴。”我说我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想读研,不知行不行。他说:“好吧,你想读哪间?”我说不知道。他说:“北师大好不好?  相似文献   
3.
史传论赞的文体类型与出现位置等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如偶尔为之到不规则使用、再到形成定式是其大致方向。通过梳理史传论赞的文体特征、功能及其弊端的流变过程,并将通俗小说篇尾诗的性质特征与之比较,发现通俗小说篇尾诗在其形态特征、功能作用,甚至弊端上都与之极为相似。这些共同的文学功能特征、相似的书法、共同的撰述方法使二者有相当程度的融合点。正因为如此,史传论赞在功能上对通俗小说篇尾诗的形成有启示作用:总结、评议与指示道德价值;在形式上有示范作用:"前导语+韵文"。这正是通俗小说"有诗为证"传统生成的史学背景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来,古代小说卷中诗词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总论小说卷中诗词的价值、源头等相关问题;二、研究某部小说的卷中诗词;三、研究某类小说的卷中诗词;四、研究小说卷中诗词的学术意义。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亟待拓展的研究层面,这样有利于进一步理清小说与诗词之间的离合关系,为文体交叉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敷演:宋元小说家话本编创方式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小说家话本的产生与写定大多有其本事出处和"据事"之源流,其中,敷演是其编创的重要手法之一,其主要方式为:揉合蹊跷古怪的耳目外怪怪奇奇之事以动人,精心铺排、布陈人物情节,使用征引诗词、使砌、转换视角、人物市井化等叙述技巧.宋元话本敷演的方法的运用,开创了话本小说的创作风气,直接影响了明末拟话本小说编创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话本小说、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本事诗、诗话与话本小说文本编写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将本事诗、诗话与早期话本小说之间的“诗”与“事”的内在结构、内在要素进行对照,说明早期话本小说文本是在改造、加工、运用本事诗与诗话中的某些文体要素而成熟起来的。最后探讨了出现这种联系的原因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