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打造出了“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淄师精神,形成了“敬业求实、为人师表”的校风和“严谨善教、育才尚德”的教风,铸就了一个敬业奉献的师表群体。一、强化队伍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的表率意识、培育园丁的责任意识、为师生着想的服务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吃苦耐劳的勤政意识、执行政策的原则意识、团结一致的合作意识。要求班子成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用表率作用感召人,用真诚的关心打动人,用及时的褒奖激励人,花大气力做好人的工作。(1)尊重人。马卡连柯在《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中指出:“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学校领导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道德教育中普遍地存在着学生知行不一、言行相背的问题,不能完全把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树立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观,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感悟、体验,逐步成长为有道德的人。“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这一直是中外伦理思想史上一个探究不止的课题。在中国,古人要求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功绩。清代著名的教育家颜元终身以“实学”、“习行”为教,认为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习学知、身实习之、终身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文章提出了高校要实施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的全程德育、从教师到后勤服务人员的全员德育、从学生学习环境到学生生活环境的全面德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6.
高校校园文化培育:问题、途径及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培育的主要途径和方略。  相似文献   
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总课题组组长詹万生教授指出:“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基础是对德育时代性和规律性的把握和实践运用。实效性是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的目的和结果。我们要在德育实效性问题上求真务实。”德育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性工程。大力加强德育活动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