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高校办学模式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深厚的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强有力的实践技能锻炼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是英国高校的办学魅力所在,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创新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世纪末日本建立农业科技教育体制发展至今,确立了具有特色的长效、稳定的管理体制.日本农村实现高度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由有效、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制所支撑,尤其是科研和推广的稳定、长效体制,以及富有活力的技术教育和推广机制,值得变化中的我国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创新体系(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末日本建立起农业科技教育体制,发展至今,确立了具有特色的长效、稳定的管理体制.日本农村高度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有效、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制为保障,尤其是科研和推广的稳定、长效体制,以及富有活力的技术教育和推广机制,值得变化中的我国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发了大学生毕业后择业心态的变化。怎佯认识这些变化?如何对待这些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择业观?最近,我们举办两场专题座谈,对华南农业大学部份毕  相似文献   
5.
制定实施了“固本强基”工程的三年规划、年度计划和创建方案.提出了“1234”的工作思想,通过营造氛围,突出特色,把基层党支部建成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党员先进性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试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是科技与经济全程结合的高层次、网络化的技术活动。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不仅要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还必须通过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 ,促进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长期以来 ,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校的科研成果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转化途径。大学有待转化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企业对科技成果需求间的脱节一直是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的顽疾。成果多、转化少 ,且转化后很难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据统计 :八五期间 ,我国科技攻关取得的科技成果 ,仅 1 0 %转化成产品进…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适应 2 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任务给高校学生工作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农业院校实际 ,侧重探讨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一、构建学生工作新机制面对 2 1世纪的高等教育 ,学生管理改革首先要从机构设置上入手 ,合并或撤消与学生工作职能相同或交叉重叠的部门 ,建立一个大的隶属于学校党委和行政管辖的学生工作部 (处 ) ,下面包括思想教育、咨询、辅导管理、后勤服务(归属后勤社会集团 )四个实施体系。1 学生政治思想、德育教育管理体系 :由主管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运作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城市化水准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教育的需求标准也会提高,教育不仅是谋求职业和工作岗位之需要,而且成为社区义化建设的需要,学习成为人们一种文化生活的客观、自觉需要.城郊、沿海地区乡镇的经济比较发达,更多的人已不满足于以往简单的生活标准,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崇尚更高的思想、文化境界,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内涵的农村社区教育日益得到农村居民的关注,在更广泛的领域迅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认识误区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要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导的有效性,应该在正确理解该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特点,充分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非正规普通大学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难点是农村及落后地区教育。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培养是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导师制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侧重的是业务知识的传播和广阔科研平台的提供,而日常管理以及德育则主要依靠教学管理手段来实施。分析研究生与本科生作为不同的教育对象在管理上可以互补的特点,开辟了研究生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