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所谓点拨是指点、拨窍,它是教学艺术的精髓,对于疏通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都有不小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点拨的方法有哪些呢?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点拨文章的内容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那么文章中大到一件事、一个人物,小到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可能同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时只要联系中心思想想一想,便有如醍醐灌顶。所以当学生答不出某一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醒他联系中心思想去思考。例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提问一个学生:“作者详细写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  相似文献   
2.
孔子曰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那么 ,写文章怎样才能使语言“靓”起来呢 ?一、要注意使用各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有人这样描写春天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 ,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 ;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 ,片片馥郁醉人的芳香 ;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 ,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 ;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 ,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 ;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 ;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 ;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由于作者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针对学生的知识程度提问先提问估计回答得不太正确的学生,后提问估计回答得正确的学生;繁难的问题宜化成若干个浅易的小问题或化为几个台阶来提问。高年级、成绩好的班级,远距离提问、学生提问、分组讨论可多一些,教师提问、近距离提问可少一些。低年级、成绩差的班级,教师提问、近距离提问则要多一些,远距离提问、学生互问互答、分组讨论要少一些。二、针对学生思维的敏捷程度提问思维敏捷的学生可以让他打头阵,以便引出争论,但有时不要急于让他发言,以免影响其他学生思考问题。思维迟纯的学生可以让他考虑问题成熟后再提问,但有时为了…  相似文献   
4.
“文如看山不喜平”。那么,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得如山不平呢?  相似文献   
5.
间接表达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写作手法。下面笔者略谈一二。一、以物达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  相似文献   
6.
间接表达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写作手法。下面笔者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7.
所谓点拨是指点、拨窍,它是教学艺术的精髓,对于疏通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都有不小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点拨的方法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8.
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写文章怎样才能使语言“靓”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文如看山不喜平”。那么,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得如山不平呢?一、巧设悬念法国小说家亨·特罗亚的《最好的顾客》写一位老人买花圈特别奇怪,一般人只买一种,他却所有送给男生亲戚的花圈都要一个,使得卖主感到十分蹊跷和害怕:这个老头是疯子?怪人?想搞大屠杀,把自己所有的男性亲戚都干掉?为了防止家庭灭绝的惨案发生,卖主找来警察商量对策并跟踪他。最后才弄明白,原来老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为避免死后的孤寂,他给自己买了一套表示亲属关系的花圈。由于巧设悬念,使文章如山不平。二、巧设一波三折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事例要典型典型事例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少胜众地表现主题。例如 ,《美丽的歧视》主要通过一件事表现主题 :有一个名叫大伟的学生成绩很差且又不用心学习。有一次教英语的张老师看见他上课时看武侠小说 ,便生气地挖苦他说 ,如果你能考上大学 ,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大伟听了 ,气炸了 ,他走上讲台指着张老师说 ,你不要瞧不起人 ,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并当场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从此 ,他发愤读书 ,结果不但考上北京名牌大学 ,而且成了博士生。由于这个事例很典型 ,所以能充分表现“很多时候 ,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