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已把“创新”作为核心理念加以强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我想谈谈对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粗浅认识。一创新教育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并强调“这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由此可见,开发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江泽民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创新既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又是实施创新教育、深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题。“教育既有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回顾中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压抑创新精神”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过分强调继承和接受,导致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从而使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素质相对低下。所以,创新教育对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二创新教育的中心理念及其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