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课程结构嬗变诸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课程结构嬗变诸因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梁树基,杨宗元,陆文龙,黄祥康高校课程结构的嬗变与发展是受诸多主客观因素与教育观念的制约与影响的,唯有把它置于全方位的、开放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动态循环系统中去考察,才能深入洞察其嬗变的根本原因,笔者试图对制...  相似文献   
2.
论基础教育及其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教育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方面对公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及其目标模式予以多维度的理性审视与思考,拟分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作者经过深入的调查,认为上海市文科科类专业设置上存在着办学指导思想上的盲目性,专业发展过速、过猛,师范类学校专业布点过多,规模发展过热,部门办学体制存在弊端等问题,因而出现社会需求量发生“隐性饱和”的危机。针对这种状况,作者主张应采取端正办学思想,调整和压缩文科和师范类院校各科类专业布点,控制与调整专业设置的层次与形式结构,压缩长线专业,发展短线和应用专业,保护重点专业,调整、拓宽与优化专业内涵结构等对策,以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美国师范生的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一个国家研究项目——《师范教育研究》所获作为论据的事实,关于《师范生形象》被显示出来了.叙述的重点是,从社会人口统计学上揭示师范生背景情况之特征、师范生的从教观、对“教学是一个专业”的看法,和对终身从教的承诺等.本课题按照新的研究成果,依据面临的挑战,经深思熟虑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师范教育研究》是原作者的国家研究项目,即教师社会化研究的一部分,据所获作为论据的事实,本报告提出了一个最新的师范生形象,按课题设计并调查了在美国遴选的学校、学院及其所属的教育系师范生之整个状况和环境;而恰好在华盛顿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完成之(参阅Goodlad,1990年国家项目的综合评述).为了实现师范教育研究的目的,本项研究调查了全美29所师范教育的所有师范生和教师.(完成了关于方法论的评述、包括取样和整个工具的使  相似文献   
5.
一、影响“优化”的症结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教学计划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蓝图。教学计划所包含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办学模式、课程结构,蕴含着时代与社会的哲学观念、价值观念和教育思想、教育与教学理论,并渗透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教育制度上的积淀。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是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稳定的静态与变革的动态的统一,是继承与批判的统一。学科专业教学计划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变动性,又使其兼具超前性与滞后性。我国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与职能,以及专业的性质与职能而拟定的。它是学科  相似文献   
6.
高师课程设置是高师各类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组成部份。高师课程结构模式体现了师范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高师课程结构模式的研究。高师课程结构模式的现状及其特征一、课程门类结构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平师范学院等9所不同类  相似文献   
7.
一、高等师范专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门类现有:文史外语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体育类、艺术类等。与高师教育有关的文、理、师三类共设有84种专业。在文、理两类中含师范性专业计28种,占师范专业的96.55%。三大类专业布点399个。其中文科专业布点计224个,占布点种数的56.14%;理科专业置点计175个,占布点总数的43.8%。委属院校布点计117个,占专业布点总数的29.3%;省(市)属院校专业布点计262个,占专业布点总数的65.6%;地区院校布点计26个,占布点总数的7.7%。本科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布点计304个,占整个布点数的76.19%。该类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师范大学,顾名思义,它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上海基础教育服务,为提高市民素质服务。创建一流教育,培养一流的中等教育师资乃是上师大的天职。同时,为上海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多种人才亦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总揽全局 教学改革务必要树立总揽全局的观念。 首先,学校的教学改革要考虑本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变革及其对整个高教、高师教育发展的影响、渗透与制约。举凡我校的重大教改举措都是在上海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引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对公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目标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教学目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标管理技术及其特征根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方针目标管理学组1986年为方针目标管理所下的定义是:“依靠全体职工,运用系统管理方法对确定并达到方针目标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所必需的全部活动的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人的心理因素、系统目标观念和实行民主参与。具体说有以下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