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林日辉  梁跃  农勉  张陆成 《大众科技》2010,(12):87-88,85
利用甲酸脱氢酶(FDH)催化甲酸脱氢反应是酶促有机合成中重要的还原型烟酰胺辅酶再生系统。实验对E.coli BL21(DE3)/pET32/Bsp-FDH诱导表达NADP+依赖甲酸脱氢酶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培养第4h加入0.4 mmol/l的IPTG、诱导时间8h、诱导温度30℃的诱导表达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产甲酸脱氢酶170U。利用亲和层析法一步分离纯化重酶,纯化倍数为9.65、酶活回收达60.43%。实验为重组甲酸脱氢酶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的NADPH再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梁跃 《兰台世界》2014,(5):102-103
当今的山水画创作中存在着大量的阴柔、浮华、雕琢的风气,或者是盲目地模仿古人,没有真情实感,这种陈旧的落后的作画观念与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本文从四个方面为您解读清湘老人石涛山水画中的“潇湘遗韵”。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k-ε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液流运动的两种型态,并得到不同流态水流的流速分布规律。计算结果显示,数值计算的流态特征、流速分布与模型实验吻合良好,表明雷诺数值实验可以替代教学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4.
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主要的化载体语学科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学科。而阅读作为从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有其科学性,属认知行为领域;作为一种化又有其人性,属于价值情感领域。所谓“语能力,‘读’占鳌头”,就是指语教学总要秉着“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办学为例,总结了在实施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两个典型案例,探索了学校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化运作模式,探讨了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支持、创新多元办学模式、更新观念等三个方,指出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思路,以便好地进行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荔枝》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四件事 :一是“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 ,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 ,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二是母亲让客人吃荔枝 ,为“我”解围 ;三是母亲虽然喜欢吃荔枝 ,但是总把大个的留给“我”吃 ;四是母亲去世前把“我”给她买的新鲜上好的荔枝全让给她心爱的孙子吃了。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抓住重点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 ;然后再读课文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阅读反思 ,巧妙补白等来感受家庭亲情 ,唤起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关心的人文精神。一、细读…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当务之急是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实践新课程体育的水平,推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媒体传出香港著名艺员刘德华有意拜川剧表演艺术家彭登怀为师,学习变脸绝技。一时间,各种评论接踵而至。有人认为刘德华在歌坛、影视界已成就非凡,仍好学不倦,其刻苦精神值得提倡;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变脸”属川剧绝技,理应受到必要的保护,非川剧界人士学习这一绝技会使“变脸” 大量外传,势必影响川剧艺术的发展,进而大声疾呼国家应出面制止此类事关中国传统剧种生存的传艺行为。上述截然不同的意见,从根本引发出的是一个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传统艺术绝技如何保护的深层问题,具体而言便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绝技的立法保护问题。一、“变脸”的历史沿革及传授行规 诞生在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上的川剧素以“变脸”、“藏刀”、“吐火”、“踢慧眼”等表演技法而区别于其他剧种。其中的“变脸”最为奇谲,具有独特性、神秘性、观赏性和经济性等特征。川剧“变脸”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的川剧“戏圣”康子林。康子林是著名剧社“三庆会”的副会长兼当家小生,他恤演《三变化身》中的义盗,劫富济贫后遭官兵追捕,最终以变脸而巧妙脱身。该剧上演之初,演员脸罩纸壳面具,后改为草纸绘制的脸谱,依次贴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为掩护,层层揭去,蔚为奇观。康子林死后,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