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很多教师都很重视预习,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但据笔者观察,作业要求大都停留在"预习字词、扫除拦路虎"的初读预习阶段,形式单一且停于表面,预习效果甚微;还有的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求学生从读文到抄词,再到解词、作批注、查资料等等,学生全部完成的话,身心俱疲,更加不可取。怎样布置预习作业,才能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全面为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挖掘、渲染,过分强调学生脱离文本的独特体验,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可看性、观赏性,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在课堂上逐渐减少,语文课成了品德课、科学课、表演课……怎样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故事”,告诫吴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是一篇生动活泼且启人思考的文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