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暂缓判决这项审判制度虽然已经在我国基层法院实践多年,但其实施的效果却并没有那么明显。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暂缓判决究竟能走多远?以及怎样建立与之配套的社区服务令制度?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暂缓判决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述,结合对其历史和理论源头的介绍和分析,最后提出作者自己关于暂缓判决未来改革方案意见。  相似文献   
2.
普通程序简易审尽管是借鉴辩诉交易而构建的,但它由于不具备辩诉交易同样的司法环境和相关制度,在运行中可能无法取得与后者同样的效率,所以目前宜缓行。  相似文献   
3.
案件事实形成包括两个互相交错的方面:一是对事实进行实体法律意义的判断;二是对事实之真假进行认定。笔者以第一个方面为平台,认为法官在将案件事实函摄于法律构成要件之前必须进行作必要的法律判断,而且这种判断的基础为直观感知、经验法则以及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4.
无权处分是我国民法学界争议的焦点.其涉及的民法理论包括法律行为理论、债权契约理论、物权善意取得制度.本文以专门论述德国非常抽象的法律行为理论,尤其是物权行为理论为基础,来分析德国无权处分规则的内涵与本质,从而反思我国物权立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程序正当性(又称程序本位主义),也就是程序赋予了依程序所作的决定其正当性的论点出发,通过论述为什么要让程序作为其决定的正当性唯一标准,从而展开对正当程序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