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墨生 《收藏》2006,(6):41-41
盖中国画之修为也,内文外美,在意象一在笔墨,亏一而不为功。一味讲究笔墨,为笔墨而笔墨,则画失其魂矣;讲究意象与内涵,其旨也然而苦无形式语言之锤炼,则意象与内涵失所凭藉,故已然之旨也不然矣。因是以言,中国写意画堪称内外双修之世艺也。然以此视时下之中国画坛,内外双修者鲜,一味外求者多,甚或外求亦仅在形式而无笔墨矣。  相似文献   
2.
梅墨生 《武当》2010,(7):I0002-I0002
一代太极大家李经梧先生(1912——1997)仙逝已十几个年头。先生生前不喜拍录拳照,也很少当众表演拳术,功夫与修为高深,为人处世却很低调。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徐才先生称誉李先生为“太极全人”,对他的武术和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此,季先生的拳照益显珍贵。现在这里选发的几幅拳照,是从笔者保存的恩师拳照中精选出来的,摄于1982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梅墨生 《武当》2011,(5):24-26
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师于太极大家李经梧恩师。李经梧先生(1912-1997),山东莱州市(原掖县)人,毕生修炼太极功夫,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至五十年代,先后师从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胡耀贞、王子英等前辈,通陈、吴、杨、孙四式而以陈、吴为嫡传正脉。其推手精湛,内功深厚,德高望重,见闻广博。我学完拳后常爱问东问西,尤其对太极前辈功夫轶事感兴趣,李老师偶会讲述一些  相似文献   
4.
梅墨生 《武当》2011,(6):27-29
(接上期) "神拳"——胡耀贞胡耀贞师爷是李经梧老师的另一位老师,他以心意六合拳和子路(午)太极拳见长,尤精内功以及医学等,曾从师几位道士学气功。他原籍山西,原来有家产,但因习武练功,财产都散尽了,新中国成立后便在北京以教功行医为生。一次,李经梧、田秀臣、冯志强等几位师兄弟去看胡耀贞老师,正赶上胡师爷在打坐。一见几位徒弟来了,胡耀贞说:你们谁给我弄下  相似文献   
5.
梅墨生 《收藏》2006,(4):33-34
中国画创作已经愈来愈丧失其中国画的内蕴与气质了,这是许多关注传统绘画命运人士的共识。百年中国,不仅物质世界日新月异,精神文化领域也是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6.
当我有幸翻开《中国书法导论》这部新著时,首先被目录的题目所吸引,因为闪烁在标题中的思辨性的光彩足以消除了我对这部47万言书法学理论著作的惧怕感。读过后,深深为作者的从文化的广角向书法的艺术深度作出阐释的努力所感染,并为本书所做出的实绩而叫好。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揶揄过:“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不管鲁先生究竟是在讽言“科学”还是在讽言“好梦”,这句话确实说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事实。 “中国文化根底全在道教”(鲁迅语),而道家思想的根基就是:“法自然”(《老子》)。可以说,“法自然”正是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化的碰撞,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平添了诸多扑朔迷离的景象,也为俯仰于这一背景下的无数个体的艺术生命带来了重重疑惑和困扰。赖少其以其特殊的革命经历、独特的文化积累,在自然生命行将停止运行的关键时期凸显了其艺术生命中最本质、最原始、最朴素、最真挚和最纯净的精神境象,真正实现了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从而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绽放了一枝奇瑰的花朵。  相似文献   
9.
梅墨生 《武当》2007,(6):34-36
我无论如何也不敢说“曾经沧海”这四个字。不过,以我四十余年的浮生阅历,也算经见过不少人和事。有些人和事,真的就是过眼烟云,早己随岁月而淡忘。而有些人和事则不然,岁月愈久,反倒愈加记忆犹新,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0.
可爱可敬的邹佩珠师母,于5月4日永远地走了。她带走了对艺术的热爱,带走了对李可染先生的热爱,带走了对李可染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带走了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