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历史的分期,有人把汉语文字学划分为先秦古文字、秦汉篆隶文字、魏晋行楷、唐宋以来俗字简体字、近代方言字研究等五个方面(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如果更概括一些,汉语文字学则大体可分为古文字学(研究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和近代文字学(研究隶书以下的近代文字)两个方面。古文字的研究,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辛勤努力下,一枝独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近代文字的研究,则由于种种原因,显得冷冷清清,从而形成了我国文字研究头重脚轻的状况。最近岳麓书社推出张涌泉博士的《汉语俗字研究》(选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令人大有耳目一新之感。笔者三复其书,觉得本书有以下两个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由湖南师大周秉钧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套《古汉语学习丛书》,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和《修辞学》五册,作者都是六十年代以前名家在指导下的研究生、现为四所大学的中年教授或副教授。这套丛书是根据中学语文教师渴求提高古诗文教学水平、文科自学成材者渴求古汉语知识达到本科标准、而本科学生又亟待一套较完整的古汉语分科教材的需要而编写的,著述始终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文字学》(杨五铭)对汉字性质、起源、结构到研究汉字的历史、观点、方法和工具书,都作了  相似文献   
3.
清末著名爱国诗人、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释敬安(1851—1912),字寄禅,因“曾于阿育王寺烧残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笑》诗自注),故号“八指头陀”。他俗姓黄,名读山,湖南湘潭人氏。其一生除去苦难的童年少年时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十八岁至三十四岁为早期——出家为苦行僧,遍游江南;浙江刊刻其《嚼梅吟》,步入诗坛。三十五岁至五十一岁是中期——为湖南大罗汉寺、衡山上封、大善寺、宁乡沩山密印寺、湘阴神鼎山、长沙上林寺等六寺住持;湖南刊刻其《诗集》十卷,诗名大振。五十二岁至六十二岁是晚期——为浙江天童寺住持,中华佛教总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