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当代社会实践为其哲学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其次,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为其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最后,邓小平的素质、个体实践和理论研究活动是其哲学思想产生的主体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周恩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国传统哲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阐发为“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方法论原则,注重调查研究,善于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发展为“找出此地此时的特点”的工作方法;又提出了“求同存异”、“努力寻找共同点”来解决各种矛盾,并强调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老子在休闲与养生方面的思想是中国休闲思想史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积极有为的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个体生命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协调与共存,而老子的养生理论与休闲智慧正是以“体道”为理论宗旨,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休闲核心的具有自然主义思想的哲学。老子主张人要长生久视、活得自然,那么身体就要健康,心性就要悠远闲淡。老子的休闲与养生思想主要包括:“随化自然、少私寡欲、致虚守静”的养生原则;“自然无为、知足常乐、回归自然”的休闲境界。所以,老子的养生与休闲智慧对现代人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的哲学方法论初探梅良勇陈云同志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为科学的方法论,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从而建立了颇具特色的哲学方法论体系。陈云同志的哲学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  相似文献   
5.
论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对唯物史观传播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作为五四运动精神领袖的李大钊首次把唯物史观较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他抓住了唯物史观的两大核心要素,并对阶级斗争学说作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同时,对群众史观进行了阐发,指出民众是永久的胜利者;并对唯物史观作了具体运用。当然,李大钊的唯物史观中也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因素。但毕竞瑕不掩瑜,他确实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建构了以孝悌为根本的家庭伦理思想体系。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虽有非科学的因素,但其合理因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伦理思想体系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志明教授撰著的《薪尽火传: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讲稿》于201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收入"京师大讲堂"丛书并出版。该著是宋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性论著,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多样化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建特色学校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关特色学校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中小学特色学校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相关人员继续努力,以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它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其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表现形式不可能等同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其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而由于初级阶段不同于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因而其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表现形式又具有其特殊性,具有更多的对抗性。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孔子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孝悌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思想体系,主要内容为父子亲(父慈子孝)、兄弟睦(兄友弟悌)、夫妇和(夫敬妇听)。对孔子家庭伦理思想必须作具体分析,“忠孝合一”、片面服从的奴性主义和“男女有别”等错误思想应当批判。“慈幼养亲”、“敬亲安老”、“兄弟和睦”、“夫妇和乐”等合理观点应当肯定和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