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清末民初东北农产品商品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农产品商品化是近代东北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标志着当时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深刻地影响到了后来东北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对此,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东北农产品的商品化,最早大致可追溯到1861年的营口开埠.清代前期,东北农业主要集中在辽东一带,乾嘉年间曾有大量余粮运往关内.但当时辽东是清朝“留都”盛京的所在地,王公大臣聚集之处,农产品主要用于供奉王公贵族、八旗驻兵及官府衙门,剩余部分十分有限.而且清政府为了保障盛京地区的粮食供给,对“奉天、直隶海船往来,贩运米豆杂粮,向有例禁”.①限制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致使东北农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相对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6月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张福记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一书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该书选题重大、视角新颖、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资料翔实 ,充分探讨了新民民主义革命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新的角度集中揭示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性然性。首先 ,该书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了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之间关系的缘由。书中列举了大量数据 ,既有某一行业的纵向比较 ,又有各行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指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虽然国民党政府采取了…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中,袁世凯占有一席之地。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提拔和重用新式法律人才,积极促成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改革和完善近代司法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与广大读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读者代表了给出版社以生命和活力的市场。社会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读者对书籍的实际需要已经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以读者为本,正确把握读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等于把握了目前图书市场的客观需求。因此,树立与践行读者为本的编辑意识,已成为今天出版界的共识。那么.如何树立与践行读者为本的编辑意识呢?  相似文献   
5.
关于近代东北移民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近代东北移民问题的几点看法楚双志,马平安移民,一直是我国东北历史上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尤其是近代的移民,整整反映了这一地区历史的一个横断面.研究这一问题,对今天东北地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不无裨益。对此,我们有如下几点看法。一、移民构成了近代东...  相似文献   
6.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0 0年第 6期发表杨淑芝、杨作龙合作的《相似诱导教学简论》(以下简称《简论》) ,短小精悍 ,相信量大 ,命题多有针对性 ,突出概括了他们独创的相似诱导教学模式的内容与见解。相似诱导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模式 ,更重要的是一种有着深刻哲学内涵的教育思想。它的创立对于深化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相似诱导教学模式是在研究和探索人类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创设的《简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的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 ,学习就会变得很困难。…  相似文献   
7.
清末袁世凯的用人特点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时期,袁世凯为了发展北洋集团的势力,形成了一套颇成体系、独具特色的用人思路并集中表现在对于人才的援引上面。兼收并蓄、范围广泛;注重任用新式人才;以小站系为中心以及绝对服从、兼备德才等是其用人特点。  相似文献   
8.
庚子前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皇帝的废立问题;二是关于义和团的剿抚问题;三是对待列强的和战问题。清政府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失败和让步,为清末新政时期新一轮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埋下了伏线。  相似文献   
9.
清末最后 10年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在直隶地区推行新政。表现在教育方面 ,主要有废科举、办学堂、广游学等。这些措施 ,不仅引起了直隶地区传统教育体制的变革 ,而且对近代直隶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一、袁世凯教育主张的形成(1)袁世凯早期的教育主张是始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教育。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一向被天朝上国瞧不起的蕞尔小国日本 ,竟将号称强大的北洋海军和湘淮军打得一败涂地。这使袁世凯看到了中国的短处 ,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为今之计 ,宜力惩前非 ,“必须使统将以下均习解…  相似文献   
10.
庚子前后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皇帝的废立问题 ;二是关于义和团的剿抚问题 ;三是对待列强的和战问题。清政府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失败和让步 ,为清末新政时期新一轮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埋下了伏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