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人们通过欣赏音乐表演获得音乐感受,同时也通过表演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表现”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整合了传统课程的演唱、演奏、识读谱、艺术表演四项内容,这些内容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形式,把这四项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加强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改变单一的教学课型,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创造,对于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非常重要.把创造视为一个新音乐教学领域是音乐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特点,《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创造既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又是音乐活动的具体形式,呈现在音乐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编、创作实践.关于这三项内容,既可以将它们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设计成富有新意的专题教学,不管如何实施,创造内容的学习更加需要"创造性"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音乐欣赏对丰富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引发想象。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音乐还能抒发人的感情,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发展孩子的听觉想象,养成孩子的听觉习惯,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