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举国欢腾的国庆节掀起了又一场轰轰烈烈的媒体大战。从9月中旬开始,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大媒体就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角度,以报道、评论、图片等各种形式报道了国庆。到10月1日,媒体间的大战达到了高潮。这场大战谁胜谁负,观众和读者是最有资格评判的。随着这场大战的鸣金收兵,读者和观众的反响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五十年大庆对他们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从媒体上得知的五十年大庆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在北大学生中作了一次简单的媒体接触情况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楼夷 《新闻实践》2008,(10):38-40
正是因为乐在探索和分享,我才得到如此多的报道机会;因为重在探索,我在种种复杂的新闻现象面前才会执着于事实而不是"能不能造成社会影响",最终得到事实真相;也因为目的在于探索和分享,我才会经历调查记者、网络新闻编辑乃至网络新闻视频制作人的丰富人生。  相似文献   
3.
楼夷 《家庭教育》2001,(2):33-33
在学习上,我始终抱着我的厚脸皮哲学,我的厚脸皮哲学阐发开来,有两点诀窍:多问、多做。多问,就是有问题多问老师。别以为这是件简单的事。刚上高中的我是一个十分害羞的学生,总觉得问问题很丢脸,显  相似文献   
4.
楼夷 《家教指南》2003,(10):62-63
在学习上,我始终抱着我的厚脸皮哲学,我的厚脸皮哲学阐发开来,有两点诀窍:多问、多做。多问,就是有问题多问老师。别以为这是件简单的事。刚上高中的我是一个十分害羞的学生,总觉得问问题很丢脸,显得自己很无知,怕看见老师皱紧的眉头或者绝望的神情。又怕同学笑话:“楼夷,那么用功啊!向状元进军吧!”我记得我第一次问问题时,特意挑了一个中午。大家在午后的阳光下暖洋洋地打盹,我则捏着事先准备好的小本本,像战士一样冲向战场。事后证明,我的一切担心都是不必要的,老师认真地回答了我,我为我的紧张感到好笑。以后,我只要一有不懂的问题就去…  相似文献   
5.
要问一个人最关心的,大概是自己的命运,尤其是想解答一个问题:我将来会怎么样?因为人生太短暂了,却又那么的变幻莫测。人的一生,就好像买了一张单程的火车票,既不能完全掌握行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车。在饱览人生百态时,每个人都想知道,下一站是哪里?于是人们就尽自己的力量,去设定自己的行程。而对于中学时代的我来说。这一切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过着中学生平凡而简单的日子,学习既不是太用功,也不算差;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也不犯什么大错。和大家一样,为几何证明题而苦恼;因为上课讲话而被老师叫起来批评;上自习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发生现场,一名记者急匆匆地用手机口述现场实况,间歇拍下几张照片,同时用手中的DV录下一段不长的视频。几分钟,甚或几秒钟后,记者的口述文字出现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人们同时还看到他拍下的照片和录制的视频。今天,这样的场景不再只是想像。前不久,《广州日报》推出滚动新闻部。滚动新闻部记者不断与在现场采访的前线记者连线,将最新消息在网站等多个平台上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滚动发布。同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已经覆盖了无线、宽频、户外等领域,近500名编辑记者被要求随时向集团网站供稿,未来,其记者还将随时在街头公共视频上"出镜",现场播报新闻。媒体形态的变化也使媒体对记者的要求随之改变。记者的"多媒体意识"和"多媒体技能"正成为必不可少的素质。在这一背景下,做多媒体记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在心理上、技术上做好哪些准备?记者的"多媒体意识"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