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樊丹丽 《文教资料》2006,(31):66-68
神话中的诸神虽然居住在人类望尘莫及的世界,但与人类却有着千万种联系。人神交流的神话故事如特写镜头般描绘了神在人类心中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一个民族的诸神形象反映了该民族的宇宙观。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神关系的亲疏冷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该民族的社会心理。比较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现象的中国古代神话和作为西方文化的典型现象的希腊古代神话中的主神形象的特色和异同,是探讨东西方民族心理根源的重要手段。1中国主神形象简述中国主神主要在佛、道二家。道教诸神或本源于道家,或…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和旅客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民航业高速发展,如何使机场科技化、便捷化、智能化程度与旅客需求多元化的现状相匹配,如何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旅客的通行效率,解决以上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为了节约机场运营成本、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促进智慧机场的一体化建设,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型机场值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隐秀”论是探讨言意关系,在文字之外别开生面的典型经典文论。本文以“隐秀”论为中心,阐释乔叟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中“女修道院院长”相关文本的风格与文体构成,即:描述“女修道院院长”的文本具有“隐”的风格,而描述“教区牧师”的文本呈现“秀”的风格。“隐”、“秀”两者交相辉映不仅使文本具有“秘响旁通”的美学效果,还使其传达出更多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