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吕叔湘先生在《错字小议》一文中说:“天天看书看报,天天看见错字。”时过十几年,错字现象非但没有改变,反而越发严重。报章杂志和一般书籍的错字且不论,就连高中语文教材也经常发现错字,仅一九八八年以来,笔者从全国统编高中语文课本中就发现错字七十多处。本文试图举些例子,谈谈看法。 先说说形似的错字: ①现(既)“反对前人留下来的‘奴才家法’”,又不否定“一切合乎科学的方法”。(1988年版本,第三册第100页) ②一部分就正因为老实人不“打落水狗”之敌(故)。(1988年版本第四册第63页) ③这两首诗(词)借景抒情……(同上第176页) ④如“布衣”代末(未)做官之人。(同上第316  相似文献   
2.
早在1987年7月1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就颁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但在教学中,发现高中语文课本中数字的用法,在不少地方有悖于这一规定。语文教材是在校学生学习的范本,学生将来从事文字或出版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课本中学到的,教材中文字书写不规范,势必会影响到学习此教材的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规范书写,将来的文字工作、出版工作是要由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