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樊安红 《文教资料》2006,(12):73-74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和解,但因缺少详细的操作规范,而存在诸多的缺陷。本文构建的民事确认制度,通过一种便捷而经济的方法,赋予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议以法律效力,使民事诉讼中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校园伤害事故而引发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日益增多,而且不少案件最终进入了诉讼程序。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有关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处理此类纠纷时,一般都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依据。但是,人们在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认识上,特别是在学生伤害事故进入民事诉讼后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笔者认为,学校要正确处理这类案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一、关于法院审理学生伤害事故案件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程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问题。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作为原告起诉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又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解决的路径是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多元化的诉讼机制,即在检察机关主要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同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作为其重要的补充,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因校园伤害事故而引发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日益增多,而且不少案件最终进入了诉讼程序。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有关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处理此类纠纷时,一般都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依据。但是,人们在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认识上,特别是在学生伤害事故进入民事诉讼后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笔者认为,学校要正确处理这类案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诉讼案件数量庞大与我国基层法院审判资源匮乏的矛盾异常突出,在现行合议制和独任制审判模式下,一方面是有限的优质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又让大量的不合格者充当裁判者的角色,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提高。而“二人制”审判模式能科学地配置审判资源,充分发挥不同层次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审判效率,确保司法公正。因此,基层法院可以构建“二人制”审判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